業界資訊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19-11-22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 轉載自:中國養老網
瀏覽:1147

國衛老齡發〔201961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當前,我國老年人口規模持續擴大,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愈發迫切,為解決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不健全,有效供給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建立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以維護老年人健康權益為中心,以滿足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老年健康事業,著力構建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的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實現健康老齡化,建設健康中國。

  (二)基本原則。

  健康引領,全程服務。以大衛生、大健康的理念引領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著眼生命全過程,對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干預,提供綜合連續的全程服務。

  兜底保障,公平可及。以基層為重點,提高服務效能,保障經濟困難的失能(含失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的基本健康服務。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逐步縮小城鄉、區域差距,促進老年健康服務公平可及。

  政策支持,激發活力。履行政府在制定規劃和政策、引導投入等方面的職責,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活力,鼓勵社會參與,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健康服務需求。

  統籌資源,共建共享。統籌政府各部門、社會各方面資源,動員引導全社會廣泛參與,共同促進老年健康服務發展,實現共建共享。

  (三)主要目標。到2022年,老年健康相關制度、標準、規范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務機構數量顯著增加,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服務隊伍更加壯大,服務資源配置更趨合理,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得到基本滿足。

?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健康教育。利用多種方式和媒體媒介,面向老年人及其照護者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內容包括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傷害預防、疾病預防、合理用藥、康復護理、生命教育和中醫養生保健等,促進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積極開展中醫藥膳食療科普等活動,推廣中醫傳統運動項目,加強中醫藥健康養生養老文化宣傳。開展老年健康宣傳周等活動,宣傳老年健康科學知識和相關政策,營造關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會氛圍。老年大學和老年教育機構要將健康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依托社區服務中心、基層老齡協會、老年大學等,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自覺主動維護身心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農業農村部、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中醫藥局、中國老齡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預防保健。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險因素干預、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失能預防三級預防體系。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強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服務,將老年人健康管理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的重要內容,把老年人滿意度作為重要評價指標,縣(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落實對績效評價的主體責任,每年組織開展一次績效評價。以老年人為重點,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老年人營養改善行動,監測、評價和改善老年人營養狀況。加強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早期干預及分類管理,積極開展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篩查和健康指導。實施失能預防項目,宣傳失能預防核心信息,降低老年人失能發生率。加強適老環境建設和改造,減少老年人意外傷害。重視老年人心理健康,完善精神障礙類疾病的早期預防及干預機制,針對抑郁、焦慮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開展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和隨訪管理,為老年人特別是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紓解、悲傷撫慰等心理關懷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疾病診治。完善老年醫療資源布局,建立健全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老年醫院和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為核心,相關教學科研機構為支撐的老年醫療服務網絡。有條件的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要開設老年醫學科,到2022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50%。各地可根據實際,加大老年醫院建設力度。重視老年人綜合評估和老年綜合征診治,推動老年醫療服務從以疾病為中心的單病種模式向以患者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轉變。強化老年人用藥保障,開展老年人用藥使用監測,加強老年人用藥指導,建立老年慢性疾病長期處方制度。開展社區和居家中醫藥健康服務,促進優質中醫藥資源向社區、家庭延伸。

  全面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醫療機構普遍建立老年人掛號、就醫綠色通道,優化老年人就醫流程,為老年人看病就醫提供便利服務。開展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創建活動,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適老化改造,開展老年友善服務,到2022年,80%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鼓勵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診等上門醫療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康復和護理服務。充分發揮康復醫療在老年醫療服務中的作用,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統、專業、連續的康復醫療服務。大力發展老年護理服務,建立完善以機構為支撐、社區為依托、居家為基礎的老年護理服務網絡。開展中醫特色老年人康復、護理服務。加強護理、康復醫療機構建設,鼓勵醫療資源豐富的地區將部分公立醫療機構轉型為護理、康復醫療機構,鼓勵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康復醫學科,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康復、護理床位占比。支持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利用現有富余編制床位開設康復、護理床位。到2022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占比達到30%。(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長期照護服務。探索建立從居家、社區到專業機構的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模式。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失能老年人上門開展健康評估和健康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社區嵌入式為老服務機構發展。依托護理院(站)、護理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具備提供長期照護服務能力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鄉鎮敬老院等養老機構,為失能老年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鼓勵各地通過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發放運營補貼等方式,支持各類醫養結合機構接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

  增加從事失能老年人護理工作的護士數量,鼓勵退休護士從事失能老年人護理指導、培訓和服務等工作。進一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服務,充實長期照護服務隊伍。面向居家失能老年人照護者開展應急救護和照護技能培訓,提高家庭照護者的照護能力和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安寧療護服務。根據醫療機構的功能和定位,推動相應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患者“充分知情、自愿選擇”的原則開展安寧療護服務,開設安寧療護病區或床位,有條件的地方可建設安寧療護中心,加快安寧療護機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積極開展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探索建立機構、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形成暢通合理的轉診制度。制定安寧療護進入和用藥指南。營利性醫療機構可自行確定安寧療護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的安寧療護服務,屬于治療、護理、檢查檢驗等醫療服務的,按現有項目收費;屬于關懷慰藉、生活照料等非醫療服務的,不作為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收費標準由醫療機構自主確定。

  建立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癥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育,將生命教育納入中小學校健康課程,推動安寧療護理念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和接受。認真總結安寧療護試點經驗,穩步擴大試點。(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標準建設。制定老年人健康干預及評價標準。建立健全長期照護服務標準和管理規范,制定長期照護專業人員職業技能標準。制定老年醫療、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基本標準和服務規范,制定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和管理指南,制定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標準。研究完善上門醫療護理和家庭病床服務的內容、標準、規范及收費和支付政策,建立健全保障機制,鼓勵相關機構投保責任險、醫療意外險、人身意外險等,防范應對執業風險和人身安全風險,適當提高上門服務人員的待遇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銀保監會、中國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政策支持。各地要積極出臺實施扶持政策,在土地供應、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對老年健康服務發展予以支持和傾斜。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中心等。加大對貧困地區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建設的支持力度,推動實現城鄉、區域老年健康服務均等化。全面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并做好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銜接。研究建立穩定可持續的籌資機制,推動形成符合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框架。(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國家醫保局、銀保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學科發展。推進老年醫學研究中心、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創新基地建設,打造高水平的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加強老年健康相關科學研究,通過各級財政科技計劃支持老年健康相關預防、診斷、治療技術和產品研發。加強老年健康相關適宜技術研發與推廣。引導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老年醫學、藥學、護理、康復、心理、安寧療護等相關專業和課程,開展學歷教育。(教育部、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隊伍建設。加強老年健康人才培養,支持開展老年健康服務相關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壯大老年健康人才隊伍。加強老年健康促進、老年醫學及其相關專業人員培訓,建立培訓機制,建設培訓基地,提高相關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擴大老年護理服務隊伍,補齊服務短板,到2022年基本滿足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完善老年健康相關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和以技術技能價值激勵為導向的薪酬分配體系,拓寬職業發展前景。(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強化信息支撐。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發可穿戴的老年人健康支持技術和設備,探索開展遠程實時查看、實時定位、健康監測、緊急救助呼叫等服務。加強老年健康服務相關信息系統建設,促進各類健康數據的匯集和融合,整合信息資源,實現信息共享。積極探索“互聯網+老年健康”服務模式,推動線上線下結合,開展一批智慧健康服務示范項目。(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強化組織保障。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將其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相關規劃,納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促進養老、健康服務業發展的總體部署,結合實際制定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規劃和實施辦法。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民政部

  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

  201910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669|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户|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欧美在线精品永久免费播放|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观看| 2022免费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成人色XXXX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99re久久精品国产首页2020|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97| 亚洲高清国产AV拍精品青青草原|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西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日本精品夜色视频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