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值廣州對口幫扶黔南10周年。11月24-28日,中山大學旅游學院MTA走進貴州荔波開展為期5日的實踐教學。本次活動由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何莽帶隊,2021級MTA和2022級、2023級MTA鄉村振興班共70余名師生,深入大小七孔景區、瑤山古寨、朝陽鎮八爛村和水浦村等案例地,探尋旅游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荔波實踐經驗。11月24-28日,中山大學旅游學院MTA走進貴州荔波開展為期5日的實踐教學據悉,為了深化東西部深度協作,為廣州對口幫扶黔南提供智力支持與人才支撐,在粵黔協作工作隊黔南工作組陳智凡組長推動下,今年9月,中山大學與荔波縣簽訂了共建旅游管理專業碩士(MTA)實踐教學基地的協議,這是合作以來中山大學旅游學院首次在荔波開展大規模實踐地教學。中山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主任戴怡平在開班儀式上介紹道,中山大學MTA專業學位項目是全國首批旅游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項目,自2011年旅游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點設置以來一直穩居國內第一,在2023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中山大學旅游休閑管理學科位居全球第三、中國內地第一。中大MTA鄉村振興班全名為“以文旅康養促進鄉村振興集中授課班”,是中山大學旅游學院面向國家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健康中國等重大戰略,依托中大旅院的雄厚實力,結合MTA專業學位培養改革實踐要求而提出。鄉村振興班的培養模式以現場教學為主,目前已建設烏鎮、開平、阿者科、鳳慶和荔波等多個實踐教學基地,將實踐課堂辦到鄉村一線。這種辦學模式是該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改革的一次積極有益嘗試。? ?

荔波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盧小泉表示,此次合作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學術交流,它將在生態保護、文化傳承、東西部協作和鄉村振興等多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

據何莽副院長透露,中山大學MTA鄉村振興荔波實踐教學基地未來將會向貴州省內的MTA學生開放。小七孔景區不同時期的主要吸引物是什么?為什么瀑布邊沒有圍欄?動線設計是否合理?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25日,帶著這些問題,師生們走入大小七孔景區進行參與式觀察?!拔覀儾荒軆H僅從游客的視角出發。”2023級MTA鄉村振興班學生淑潔對現場實地教學的體會頗深,通過與游客訪談,洞悉人們來景區游玩的動機,通過觀察景區的動線設計和標識標牌,了解景區的服務管理水平,能夠對案例地的經驗做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

“我們希望同學們帶著問題去現場,調研更有針對性?!睅ш犂蠋熤恢猩酱髮W旅游學院楊云副教授說,小七孔景區知名度高,游客量持續增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們在思考中實地訪談、觀察,找尋答案。? ?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蘭俊棒副教授講授《荔波旅游景觀設計中的相關理論》蘭俊棒副教授在之后的課程教學中,以荔波的景區為例講解旅游景觀設計中的敬畏、升華、審美、沉浸和自我超越等理論,著重分析了小七孔景區中沉浸體驗的層次、心理距離的把握、和親水趣味性的來源。“小七孔景區是‘養’出來的。”結束實地走訪調研,在景區附近的瑤山古寨研學中心的階梯會議室里,何莽副院長圍繞“生態旅游目的地康養轉型”的主題開講,結合荔波大小七孔景區的前世今生,除了解析其從籍籍無名到聲名鵲起的原因,更提出現階段出現的問題與難點。? ?

在緊接下來走訪瑤山古寨、朝陽鎮八爛村和水浦村等地考察調研過程中,帶隊老師們以理論結合案例地實踐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荔波文旅局、朝陽鎮鎮政府等有關負責人講述荔波旅游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經驗,現場探尋未來發展思路。? ?


朝陽鎮八爛村農村合作社理事長楊香山向與師生探討鄉村振興瑤山古寨是一個將景區與社區高度融合、相互依存的古村寨,瑤族村民生產與生活方式得以完整保存,且成為重要旅游吸引物。作為中山大學MTA荔波實踐教學主場地,除對古寨規劃、業態及運營進行深度考察外,更是將瑤山古寨操盤團隊請進課堂,由王鵬博總經理現場講解瑤山古寨開發中的保護,并就運營管理與師生進行交流。

在瑤山古寨,王心蕊副教授結合實際講授了村寨保護的意義以及基于古村寨資源進行旅游利用的原理與實踐。楊云副教授比較了民宿和酒店的異同點,荔波鄉村民宿的類型和區位特征,荔波鄉村民宿的經營管理難點和解決策略。? ?

王心蕊副教授在瑤山古寨講授《旅游開發中的村寨保護與利用》

MTA鄉村振興班在案例地的實踐教學,既有扎實的理論框架,又有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心得,讓不少學生感到MTA課程既接地氣,更具有實用性。據介紹,中山大學旅游學院MTA項目自2022年開設“以文旅康養促進鄉村振興”為主題的集中授課班以來,受到業界廣泛好評。至今,共40名(兩屆)來自全國各地的在職人士考入鄉村振興班進修學習,他們走入全國鄉村振興示范點進行現場案例教學,探尋中國鄉村現代化發展的模式。? ?

不少鄉村振興班的學生對集中授課的模式表示歡迎,并對課程內容十分期待。“對我們這些有孩子的職場人非常友好?!?023級MTA鄉村振興班學生葉欣怡是二孩媽媽,目前從事西沙旅游組團業務,在她看來,一學期僅需集中式上課一至兩次的學習節奏,不占用大量周末的時間,便于職場媽媽們在照看家庭的同時也能夠給自己“充電”。2023級MTA鄉村振興班學生黃巖來自黑龍江黑瞎子島,從事文旅行業的她希望能在案例地教學中吸收成功經驗,并提升理論水平。? ?今年3月,黔南州政府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粵黔協作工作隊黔南工作組組長陳智凡帶隊到中山大學聯系校地合作事宜,與中山大學旅游學院達成為荔波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提供智力支持、人才培養及建設MTA鄉村振興實踐教學基地意向。在中山大學與荔波縣簽訂旅游管理專業碩士(MTA)實踐教學基地共建協議后,何莽副院長帶隊到荔波開展實地調研工作,先后對大小七孔鎮、瑤山古寨、朝陽鎮八爛村、水浦村等地就荔波實踐教學場地與課程內容做實地考察,在荔波縣委常委、副縣長張洪雄及教育系統領導支持與協助下,完成教學大綱編制等相關開班籌備工作。何莽副院長表示,案例地集中教學的模式與以往的MTA課程模式不同,鄉村振興班的課程體系將8門MTA專業必修課(即旅游產業與經濟分析、旅游目的地開發與管理、旅游營銷、服務運營與管理、旅游規劃與戰略、旅游投資與財務管理、學術規范與論文寫作、旅游電子商務)和案例地的實踐相融合,師生能夠與操盤團隊現場交流對話,捕捉文旅行業發展新趨勢,直面新問題,針對性、實操性更強,一方面利于學生對實際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另一方面亦為當地文旅管理部門和文旅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解決方案。而每一次的課程皆需要精心籌備、專門設計。? ?“我們希望未來還會逐步將案例地打造成面向全國的鄉村振興教學點?!焙蚊П硎?,旅游業助力鄉村振興需要專業人才,中山大學旅游學院MTA鄉村振興班的設置旨在創新培養更多能夠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