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國衛老齡發〔2019〕61號,以下簡稱《意見》),現將有關要點解讀如下。
?
一、出臺《意見》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
我國正處于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18年底,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億,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0歲。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獨立自主和參與社會的基礎,推進健康老齡化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長久之計。我國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2018年我國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老年人平均有8年多的時間帶病生存,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患病人數接近1.9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愈發迫切。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老年健康工作。在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丁敖】抵袊?/span>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組建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也交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承擔,并設立了老齡健康司,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新增職責之一。
為解決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不健全,有效供給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印發了《意見》?!兑庖姟肥俏覈谝粋€關于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性文件,有利于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逐步縮小老年健康服務的城鄉、區域差距,促進老年健康服務公平可及;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鼓勵社會參與,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健康服務需求;有利于引導全社會廣泛參與,共同促進老年健康服務的有序發展;有利于促進預防關口前移,對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干預?!兑庖姟返膶嵤?,對加強我國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推動實現健康老齡化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
二、《意見》有哪些主要內容?
《意見》按照老年人健康特點和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提出要構建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的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圍繞這6個環節,提出了工作任務和目標。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提出到2022年,老年健康相關制度、標準、規范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務機構數量顯著增加,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服務隊伍更加壯大,服務資源配置更趨合理,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得到基本滿足。
第二部分主要任務。一是加強健康教育。面向老年人及其照護者開展健康教育活動,促進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營造關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會氛圍。二是加強預防保健。加強老年人健康管理,把老年人滿意度作為重要評價指標,每年組織開展一次績效評價。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老年人營養改善行動,監測、評價和改善老年人營養狀況。加強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早期干預及分類管理。宣傳失能預防核心信息,降低老年人失能發生率。加強適老環境建設和改造,減少老年人意外傷害。重視老年人心理健康。三是加強疾病診治。完善老年醫療資源布局,建立健全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老年醫院和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為核心,相關教學科研機構為支撐的老年醫療服務網絡。到2022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50%。重視老年人綜合評估和老年綜合征診治。全面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開展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創建活動。到2022年,80%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四是加強康復和護理服務。充分發揮康復醫療在老年醫療服務中的作用,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統、專業、連續的康復醫療服務。建立完善以機構為支撐、社區為依托、居家為基礎的老年護理服務網絡。加強護理、康復醫療機構建設,到2022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占比達到30%。五是加強長期照護服務。探索建立從居家、社區到專業機構的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模式。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失能老年人上門開展健康評估和健康服務。支持社區嵌入式為老服務機構發展。依托護理院(站)、護理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具備提供長期照護服務能力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鄉鎮敬老院等養老機構,為失能老年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增加從事失能老年人護理工作的護士數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服務,充實長期照護服務隊伍。六是加強安寧療護服務。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探索建立機構、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形成暢通合理的轉診制度。完善安寧療護服務收費項目及標準,穩步擴大安寧療護試點。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強化標準建設,包括老年人健康干預及評價、長期照護服務、長期照護專業人員職業技能、老年健康服務機構等標準,研究完善上門醫療護理和家庭病床服務的內容、標準、規范及收費和支付政策。二是強化政策支持,在土地供應、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對老年健康服務發展予以支持。三是強化學科發展,支持老年健康相關預防、診斷、治療技術和產品研發,引導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四是強化隊伍建設,建立老年健康服務人員培訓機制,建設培訓基地,完善老年健康相關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和以技術技能價值激勵為導向的薪酬分配體系。五是強化信息支撐,加強相關信息系統建設,促進數據的匯集和融合,積極探索“互聯網+老年健康”服務模式。六是強化組織保障,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
?
三、如何保障《意見》的貫徹落實?
一是強化培訓指導。開展業務培訓,加強對文件的宣傳解讀,提高認識,形成合力,完成目標任務。二是強化標準建設。抓緊制定完善老年健康相關制度、標準、規范,為各項老年健康服務提供遵循。三是強化監督評估。加強對《意見》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和工作評估,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