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4日,地處陜西秦嶺腹地的鳳縣科協機關黨支部聯合老科協、老年學學會黨支部,舉行“弘揚工合精神”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會員參觀工合紀念館,并在“工合搖籃”雙石鋪路易·艾黎和喬治·何克舊居重溫入黨誓詞。
“工合” 是“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的簡稱,是抗日戰爭時期為支援中國抗戰,由美國記者海倫·斯諾夫人創意,由埃德加·斯諾、路易·艾黎與中國的愛國人士胡愈之、梁士純、盧廣綿、沙千里等在上海發起成立了工業合作促進委員會,并于1938年8月5日在武漢正式成立,路易·艾黎被任命為行政院技術顧問,負責組織“工合”運動。之后,“工合”組織迅速遍及16個省,建立了2300多個小工廠,形成了“努力干、一起干” 的工合精神,為中國抗日戰爭做出了突出貢獻。其中,設在寶雞的“工合”西北辦事處是全國成立的第一個地區辦事機構。當年9月和10月,“工合”西北區辦事處就在雙石鋪組織了鎢鐵社、機器社、造紙社和耐火磚社。爾后,又相繼設立了“工合”駐雙采礦辦事處、西北工合雙石鋪事務所、“工合”?培黎學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路易·艾黎的一次延安之行后,根據共產黨人的建議,為把雙石鋪建成人民游擊部隊的工業基地,他決定將自己的住所放在雙石鋪,在鳳縣度過了6個春秋。據《鳳縣志民國時期資料匯編》記道:路易·艾黎和喬治·何克還收養了地下共產黨的四個遺孤:聶廣淳、聶廣涵、聶廣濤、聶廣沛,至今被傳為佳。在聶廣濤眼中,喬治·何克是個難得的好父親,他穿背帶式工服和草鞋,講一口地道的中國話,喂自己吃雞蛋、羊奶,給自己洗澡、理發、添新衣服;興致來時,還會抱起自己放到腿上顛上顛下……因此,雙石鋪便被有了“工合天堂” 、“工合搖籃” 、“工合模范城”?諸多美譽。
中國“工合”始終是中國共產黨指導下的一支重要的統戰力量。工合運動的主要發起人和領導人路易·艾黎,早在1934年就與中國共產黨建立了聯系并結下了深厚友誼。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博古、葉挺等對工合運動的發起、建立及開展工作都給予了積極指導和支持。周恩來、博古曾就工合組織的性質、作用和人事安排等重大問題做出重要指示,并委派共產黨員王炳南參加了工合早期的多次會議,促進了工合運動的蓬勃發展。為支持和推動工合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并以工合為掩護開展黨的工作,中共各級組織先后派遣了一批黨員和干部到國統區的工合組織中工作,向廣大群眾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擴大了黨的影響和力量,支援了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日斗爭。
2015年10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舉行的歡迎晚宴祝酒辭中深情地說:“我們不會忘記,英國曾經向中國提供了寶貴的經濟和道義援助,一個名叫何克的英國記者,積極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不僅撰文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還擔任陜西雙石鋪培黎學校校長,為帶領學生向安全地區轉移付出了年輕的生命。”
2015 年11 月鳳縣正式提出在雙石鋪建設中國工合運動紀念地的構想。2018年7月,包括工合紀念館在內的,占地30畝,總投資7000萬元的中國工合運動紀念地建成,迎接著絡繹不絕的國內外人士,成為陜甘川毗鄰區域紅色文化核心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參加主題黨日活動的人員紛紛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祝酒辭不僅是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和喬治?何克抗日戰爭期間在陜西鳳縣雙石鋪,親自領導組織的工合運動給予高度評價,也讓更多的人們關注雙石鋪工合的歷史定位及工合精神的傳承。而工合精神則包含著關注民族命運的愛國主義精、“團結起來一起干”的開拓精神、崇高而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為“黎明而培訓”的培黎精神等豐富的內涵,工合運動鑄就的這種精神,今天仍對我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生活和工作在鳳縣這方熱土的共產黨員,更應牢記入黨誓言,傳承和弘揚工合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積極貢獻。
張革風 ???寶雞市鳳縣老年學學會會長、鳳縣老科協顧問、縣關工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