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上午,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智庫專家委員會在北京召開專家研討會,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邀請鄔滄萍、吳玉韶、杜鵬、劉維林、李玲、原新、李志宏、姚遠、等9位智庫專家及媒體、企業等30余人參加會議,就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施路徑進行研討。
與會專家認為,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是黨和國家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國家戰略高度。這一決定的意義重大,需要我們從國家戰略的新視角、新要求、新高度去重新規劃我國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實施路徑,以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戰略思維,做好下一步老齡工作的發展規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智庫”專家委員會作為老齡工作領域的重要智庫組織,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應立即行動起來,積極做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策略、路徑研究,為國家政策的制定建言獻策,推動國家戰略更好的落地實施。
本次研討會由老齡智庫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教授主持,與會專家發表對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相關觀點。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人口學、老年學開拓者奠基者鄔滄萍表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這應該是我們研判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重要時代背景。伴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顯著改善,全社會老年人平均壽命增長是必然趨勢,目前國內外人口預測都忽視中國脫貧攻堅這一因素,對于老年人口增長趨勢的預測大都偏保守, “積極應對”的關鍵是要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角度,系統全面地推進戰略實施。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表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黨中央在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入現階段做出的重大判斷和重要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也是我們期盼已久、振奮人心的。圍繞中央國家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們來加深認識、形成共識,推進這個國家戰略的順利實施,這是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作為社會組織應該在此發揮作用的重要方面。這次研討會是圍繞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個主題進行。我們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是我們在老年社會科學、老年醫學各個領域都有陣容強大的專家隊伍,發揮學會新型智庫作用,圍繞國家老齡決策、老齡政策制定、老齡事業產業發展,資政建言獻策。
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認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應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以社區服務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支撐,融合發展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第一,要堅持以家庭養老為基礎,家庭養老是“第一支柱”。民政部最新公布的養老床位數據表明,養老機構入住率只有一半,也就是說只有1%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99%老年人是居家養老,所以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鞏固家庭養老基礎性地位十分有意義。第二,要堅持以社區服務為依托,這是居家養老的根本保證。要重點發展專業性、送上門的服務,這是養老服務的“硬核”產品。應當把社區內的基本養老服務設施納入公共服務范疇,養老和醫療、教育是同等性質,應當由政府提供社區基本養老服務設施,由專業機構運營,才能實現企業能贏利、老人買得起,才能實現可持續。第三,要堅持以機構養老為支撐。公辦養老機構要明確入住對象,充分發揮兜底保障功能。要重點扶持發展嵌入型、連鎖型、康復護理型養老機構。第四,要堅持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努力實現家庭、社區、機構三者有效融合發展。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玲提出:我們未來一定是家庭養老為主,家庭養老現在有一個非常好的手段是信息化,靠信息技術可以以極低成本覆蓋所有的老人,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幫助,而且不打攪老人正常的生活。這個在國內已經有試點,蘭州的“虛擬養老院”模式已經取得成效。轄區20萬老人,并沒有建實體養老院,就是一個空間的虛擬,老人注冊以后,所需要的各種服務在平臺上提供,基本能夠滿足老人的各種需要。在價格上,平臺與近200家社會企業合作,產生量產,能夠以比較低的價格給老人提供服務。最重要的是老人為什么愿意使用,就是平臺提供全程監管,解決了很多老人遭心的問題,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包括失能老人完全可以居家養老。“三包”服務是政府買單兜底,這種居家養老比在養老院里便宜很多,質量也要更高。這是中國可以做的養老,在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運用上是高于國外的,以上海為例,疫情隔離期間很多上海社區建了智能化監管一直到家門口,疫情結束以后完全可以變成居家養老的服務手段。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提出:拓寬視野,跳出老齡化本身來看,老齡化的本質問題是經濟問題,老年人的本質問題是民生問題。經濟問題是“做蛋糕”,民生問題是“分蛋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首要任務就是發展經濟,把“蛋糕”做大。同時,優化退休制度,保障勞動力的有效供給,發展老齡經濟,完善民生保障,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都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考量因素。
中國老齡協會政研部主任李志宏指出:核心要義是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一方面開頂風船,變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另外一方面要開順風船,通過開發利用老年人力資源、發展老齡產業等措施,打造老齡化條件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優勢,著力挖掘老齡化給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活力。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需要實現戰略理念創新、戰略格局創新和戰略實施機制創新。怎樣衡量積極應對?如果能夠把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最終轉化為推動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積極力量,這就是積極應對。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人民大學教授姚遠等專家,從觀念、戰略、機制創新以及養老機構和醫療結構如何優勢互補提供養老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推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政策建議。
本次研討會上與會人員圍繞“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進行了熱烈討論。后續將就國家戰略主題組織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專題研討。